最近几日
大家有没有感受到
扑面而来的寒意?
一夜换季
主打一个冷得措手不及🥶
网友们直呼:
“我压箱底儿的秋裤呢!”
周一(10月21日)上午,“降温”等多个话题登上热搜。
不少人体感“十月份像冬天一样冷”。
据中国天气消息,昨天早晨,在强冷空气影响下,我国多地气温创今年下半年新低,其中,北京、天津、太原下半年来首次跌破冰点。
10月21日至23日,新一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将从西北地区东部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3至6℃,局地降温幅度8℃以上。其中,东北地区气温起伏比较明显,例如沈阳,今天最高气温迅速反弹到17℃,明天或骤降至9℃。
受冷空气影响,23日至24日,江淮、江南多地最低气温将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武汉、南京等城市最低气温将降至10℃以下。
“北京真的下雪了”冲上热搜!气象部门判断达不到初雪标准
在足够低的气温中,北方多地雪花登场。
20日白天,内蒙古、山西等地出现雨雪天气,20日下午,太原观测到雨夹雪,这是太原今年下半年初雪。中国天气首席气象分析师信欣称,这是当地1951年以来最早初雪(原纪录2002年10月22日)。
北京少雪,一有下雪的迹象就格外引人关注。10月20日,“北京真的下雪了”冲上热搜。
据气象监测数据,当天下午,位于北京门头沟区的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飘起了朵朵雪花,清水镇江水河村降雪明显,路边停的私家车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上面写着“下雪啦”,路边深绿的植物叶子,也兜住了一些白雪。此外,延庆区佛爷顶也出现了降雪。
10月20日午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江水河村,白雪落在草地和树叶上。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北京市气象局了解到,昨天北京的降雪很难达到初雪标准,算不上公众期待的京城初雪。
什么样的雪才是“初雪”?北京市气象局介绍,“初雪”有标准,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第一个降雪日即定义为该年北京地区的初雪日: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5站(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或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大于等于0.1毫米。对照标准来看,虽然北京已有区域飘雪,但并不能达到北京初雪的标准。
据统计,北京初雪日最早为10月31日,出现在1987年。平均初雪日为12月3日(根据1961年-2022年初雪日期统计)。按照往年经验,北京的初雪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来。
山东半岛地区仍有较明显降雨,明天部分地区有霜冻
近日,济南迎来了降温天气。
昨天,山东省大部地区出现降水,其中半岛地区出现小到中雨,局部大雨。今晨,鲁西北的部分地区出现浓雾,全省天气多云间阴,半岛地区有小到中雨,鲁中和鲁南地区有小雨,其他地区局部有小雨。22—23日全省以晴好天气为主,22日受冷空气影响北风风力较大。
有网友说:济南的天气专治那些从来不相信突然降温的人
↓↓↓
未来两天全省天气预报↓
22日白天到夜间,半岛地区天气阴有小雨转多云,其他地区天气多云转晴。东营、潍坊、日照和半岛地区北风5~6级阵风7~9级减弱到3~4级,其他地区北风4~5级阵风6~7级转南风3~4级。夜间最低气温:鲁中山区4°C左右,有霜冻或轻霜冻;沿海地区10°C左右,其他地区6°C左右。最高气温:鲁中山区14°C左右,其他地区17°C左右。
23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间多云。半岛地区北风转南风3~4级,其他地区南风3~4级。夜间最低气温:临沂、日照、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6°C左右,其他地区10°C左右。最高气温:全省一般在17~19°C。
今年会是“史上最冷”吗?
不少人注意到,今年下半年的第一场雪,来的似乎比以往更早一些。早在9月初,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北方多地就迎来了降雪,比往年早了一个多月。
近日,新疆昭苏玉湖,一场大雪给苍翠挺拔的雪岭云杉披上了银装。10月20日下午,北京门头沟百花山、还有延庆佛爷顶都飘起了阵阵雪花。10月21日,话题“今年冬天会是史上最冷吗”登上热搜。
△新疆昭苏玉湖。图源/
今年6月,厄尔尼诺才刚刚退出舞台,9月,世界气象组织就表示拉尼娜已经蓄势待发,准备在秋季“返场”了。
初雪来得早,是否预示着一个寒冷的冬天?拉尼娜=冷冬吗?
拉尼娜与冷冬不能直接画等号,两者是充分非必要的关系。我国冬季究竟是偏冷还是偏暖,与东亚冬季风强度密切相关,除拉尼娜外,北极海冰、欧亚积雪以及大气环流系统内部自然变率等也起到重要作用。
虽然从1951年以来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尼娜事件当年我国冬季气温均显著偏低(气温距常年同期偏低1℃多,1954年的冬天甚至偏低3℃多),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自1986年以来,拉尼娜事件当年冬季气温偏高也时有发生。
不过从统计数据来看,出现拉尼娜事件以后,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确实更大一些,由于今年的拉尼娜可能是一个较弱的事件,它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这个冬季的气温,还得拭目以待。
俗话说“春捂秋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降温
撑一撑晚点穿秋裤
是否能提高御寒能力?
要注意的是“秋冻”≠“硬扛”!
下面这三种情况
就需要主动穿上秋裤护体了↓
01 最低气温低于10℃
其实,大家常说的“秋冻”虽然可以增强耐寒能力,但只适宜在初秋暑热未消时。进入深秋,尤其是寒露节气后,气温明显下降,并常伴有强冷空气侵袭,此时便需及时增添秋衣秋裤。
02 双腿冰凉应穿秋裤
进入秋冬季,若时常感觉双腿冰凉,特别是从户外回到室内后迟迟恢复不到正常温度,这时便需要考虑穿秋裤了。
03 特殊人群需提前穿秋裤保暖
老年人、关节炎患者、体质较弱等人群更需提早一些穿上秋裤保暖。此外,居住在气候湿冷地区的人群,也可以根据自身体质在开始降温时就穿上秋裤。
天气日渐寒冷
各种御寒保暖方式层出不穷
但它们真的都管用吗?
快来看看这些御寒误区
你“中招”了几个?
误区一:衣服穿得越多越紧越暖和
不一定!衣服的保暖性不仅与厚度有关,还取决于含气量和透气性。如果衣服穿得过紧过厚,不仅会使衣服夹层之间的空气变少,还会使身体热量更易于向外扩散,保温作用反倒不明显,让人觉得更冷。
此外,如果衣服过紧,时间久了会影响淋巴液和血液流动,也会让人更冷。
误区二:吃火锅能保暖
天气寒冷,没有什么比吃一顿火锅更温暖人心的了!不过,这并非人人都适合。阳盛、体质强壮的人其实并不太适宜吃火锅,而四肢怕冷、畏寒的阳虚者则相对更适宜。相反,气阴两虚者,应少食或不食火锅。
误区三:喝酒能御寒
不少人冬天喜欢喝酒御寒,但喝酒时产生的温暖感觉并非是酒产生了热量。相反,体内的热量被快速带到身体表面后,更快地通过皮肤表面散发出去,其实是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
误区四:电热毯通宵开
如果长时间开着电热毯加温,会增加皮肤水分蒸发,容易引发瘙痒甚至过敏等皮肤问题。此外,通宵长时间使用电热毯有低温烫伤的危险。
建议睡前通电加热使被窝暖和后,最好关掉电源。同时应该注意多补充水分,并涂抹保湿润肤霜。
误区五:暖宝宝贴一天
暖宝宝可谓是冬天御寒“神器”,但不能长时间保持在同一个位置,同样也会有低温烫伤的危险。另外,皮肤热敏感度低的人群,如老人、糖尿病患者等不宜使用,儿童、孕妇以及计划怀孕的女性也都最好不要使用。
误区六:回家后立即用设备取暖
冬季手脚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如果立即用火炉等取暖设备取暖,可能造成皮肤损伤。建议最好先轻轻揉搓,待手脚慢慢恢复正常温度后,再移到取暖器旁。
误区七:睡觉时蒙头可避寒
到了冬天夜晚温度低,有人睡觉时喜欢用被子蒙着头,但这样会把被子里浑浊的空气吸入体内,不仅达不到取暖和休息的目的,还有可能造成头晕脑胀。
天气越来越冷
记得及时添加衣物
注意身体健康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编辑 周小涵 综合央视频、、潇湘晨报、新京报、福建日报、齐鲁网、济市频道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