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文写作时,[异形:夺命舰]在内地的票房达到7.78亿,是整个夏天表现最好的引进电影。
影片作为一部外传完整、独立,对异形系列的恐怖特质继承得非常出色,加上完整度高,很适合作为入门作品。
[异形]作为一个持续45年的超长IP,在其它媒介,同样衍生无数。
相比于电影,内地的相关引进力度并不小。
与电影直接相关的《异形全书》《异形 : 契约大卫手稿》《异形:韦兰-汤谷公司报告》,文字小说《异形》三部曲,漫画系列《火与石》等等,都极大解释、扩展了电影制造的宇宙。
而《异形与哲学》是对这个系列的一次理论拔升,角度和文字都更为独特。
该书是“哲学与流行文化”丛书的其中一部。
顾名思义,一群经过理论训练的评论者,试图从哲学的角度,解读流行之所以流行的深层原因。
同时,借助流行文化的通俗性,让人们意识到哲学不只是晦涩的术语,它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要亲近、紧密得多。
本专栏此前该丛书的作品,如《蝙蝠侠与哲学》《蜘蛛侠与哲学》。
这个系列的装帧设计比较常规,主要通过与流行文化主题相呼应的色彩、符号、图形传达书的内容。
本书自然是标志性的“异形头颅”。
目录则是鉴定某个流行文化是否具备足够哲学深度的切片。
在《异形与哲学》中,总共分出了六个部分,分别是:
“身份认同与道德可靠性”、“伦理学”、“道德心理学”;
“恐惧”、“性与性别”、“欧陆哲学”。
跟在后面的小标题其实更能展现每个部分的侧重,我们将选择一两章进行简要的引用与分析。
第四部分“恐惧”与恐怖片直接相关,这部分相对浅显,涉及的内容也经常用来解读恐怖片的本质。
它由三篇独立文章组成,第一篇是从洛夫克拉夫特的创作经验出发,解读异形在故事层面的成功之处。
虽说洛夫克拉夫特不是这个类型的始作俑者,但从类型文学的发展角度,他的贡献毋庸置疑。
他曾经对恐怖风格做过一些粗略的区分,如“星际小说”“恐怖题材”“超自然”“怪奇小说”。
随着时代的推移,我们会发现流行文化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许多细化与融汇。
这些后来者中的一员,就是[异形]的最初编剧之一丹·欧班农。
因此,[异形]的故事架构与洛夫克拉夫特的众多小说非常相似:
一队人马前往文明不可及的区域,遭遇怪物,最终,幸存者作为叙述者让这场冒险得以流传。
文章中提及的“最大的恐怖是对未知的恐怖”云云,实在被用得太多。
倒是后面提及的营造科幻与恐怖的方法论反而更有意思。
洛夫克拉夫特时代,科幻小说并未真正独立,但是他基于创作经验意识到那些科技可以本质上很离谱,但在叙事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描绘。
放到[异形]电影中,就是开场绵延的“休眠仓”,电脑屏幕上闪烁绿光的文字,小行星的环境分析(往往堆砌特殊名词),以及舰船的人工智能“老妈”。
做这些不是为了凸显科幻,而是为了凸显真实,它需要让观众觉得这是人在未来真实活动的空间,真实使用的设备。
之后,是注入一种日常性。
当船员们醒来,他们的服装,他们的互动,都像是工程队、办公室里的普通人,而不是探索人类边疆的“理想人”。
这对恐怖特别重要,因为随着所在环境的失控,这群人将为我们呈现“精英人类”“普通人类”“卑微人类”的坠落曲线。
在《艺术恐怖环境与异形系列》一文中,它围绕腐蚀、传染、侵入等词汇的解读,让我们意识到即便是同样的封闭环境,恐怖感也会有所不同。
这涉及两个常见的环境设定,一个是去一个陌生的空间;一个是被怪物侵入熟悉的空间。
基本上,后者比前者更恐怖。
LV-426当然很可怕,但它的可怕是被预期的,是踏上冒险之旅就启动的。
而后者的封闭在一开始时意味着“安全”,是冒险者最后的避风港。
当怪物(异形)与我们同处于这个空间,免于恐惧的防火墙就逐渐失效了。
[异形]系列中,最有趣的设定就是它的强酸“血液”,它有高度的腐蚀性,又与异形自身的“健康”相关,因此它的腐蚀都是偶然的、渐进的,甚至代表人类无关最后胜负的战果。
第五部分则涉及当代最容易引起争论的“性别主义”。
熟悉雷德利导演的都知道,他本人从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主义倾向,他当初只是震撼于韦弗的高大,绝对是一个可以匹敌最恐怖生物的主角。
再加上历代[异形]导演各自不同的切入点,正如文章的解读,雷普利的角色光谱背后并没有一条坚定不移的女性亦或女权主义思想支持。
相反,她在不同作品中的微妙变动,恰恰体现了主义演化出不同教条、标准之前,电影作品相对模糊的、偶然的触碰。
这种触碰也许更能证明的是从编剧到导演对类型窠臼的挣脱。
恐怖类型是电影文化中特殊的存在,也是长期被低估的存在。
尖叫,只是它的小一部分,[异形]与哲学,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