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印度加尔各答一间医院的实习女医生惨遭多人性侵后杀害,引发全国性的医护大罢工和抗议游行。
印度的女性安全问题再度引发全球关注。
[因果报应]上映于该事件发生前一个多月。
它的故事正是抨击针对女性的暴力伤害,试图以共情的方式,让施暴者感知受害者痛苦。
该片虽然获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但银幕上残酷的因果报应,其实也只能唤起观众一时的情感共振。
叙事的诡计
[因果报应]是南印度的金奈制作的泰米尔语电影。
那里被称作考莱坞(Kollywood),制作的典型商业电影喜欢把男人塑造成没有超能力但身强体壮、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仰仗无坚不摧的身躯惩奸除恶。
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暴力输出,带给观众最干脆有力的精神刺激,获得以暴制暴的快感。
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因果报应]会被许多观众称为“爽片”:
抽丝剥茧的剧情慢慢引出观众对施暴者的仇恨情绪,然后用男主角的拳头狠狠地回击施暴者;
在施暴者最嚣张跋扈、毫无悔意或是可怜兮兮的时候,让他们体验无助、恐惧、难过以及身体受虐的痛苦。
但它又不仅仅是部复仇爽片,反转的剧情一步步提升了思想和情感的深度。
当小女孩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强忍着悲痛,与无药可救的暴力惯犯面对面相见时,她用坚定活下去的信念,对抗无法弥补的伤害。
这份坚定像是所有女性的呼声——不能被他们的暴力打败,不要因此感到羞耻。
为了让最终的审判更有冲击力,导演打乱了故事的时间线。
过去和现在的事件交替出现。
观众的注意力很难聚焦,不知道放在哪个人身上:
一个执着地请求警察寻找被盗的垃圾桶的父亲、三个身份不明的入室劫匪、参加体育训练的女儿、理发店的老实员工、在家中被车撞的母女、脾气暴躁的汽车修理工、一地鸡毛的警局和相关乱七八糟的人员……
显然,导演并不急于说清楚每个人在做什么、将会发生什么,只是将一系列事件在前一个多小时铺到观众眼前。
这么做确实不符合观众的观影习惯,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在毫无头绪、不知把情感投射到哪里的情况下,看一个多小时的警局闹剧(因为一个不起眼的垃圾桶)、入室抢劫、酒吧斗殴、工厂打杀、校园生活,以及警长带队伪造垃圾桶等事件。
这些事件与人相互之间的联系,在最后一个小时里接连打通。
此时,观众悬着的感情开始慢慢且沉重地落到了实处:
不仅明确了爱恨的对象和缘由,而且因被接连的意外和巧合冲击,更觉得讽刺、悲哀。
这即是导演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意图。
原本一心骗钱的警长,在偶然发现垃圾桶的真相后,突然转变态度,跟为女儿报仇的父亲同仇敌忾。
他带着警察去受害者家里,让劫匪当着受害者父亲的面还原案发现场。
几个人像盯着小丑一样,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个看似普普通通的男人,再现犯罪经过,怒火溢于言表。
恐慌的劫匪被迫详细地描述自己的所作所为,虽然掺杂了谎言,但因观众已经知道了他的罪行,所以更加觉得他可悲更可恨。
他本来是警察找来顶盗窃罪的,孰料他竟是真正的罪犯之一,犯下了比盗窃更严重的罪。
所有人都知道真相,他还在现场极力伪装,整个人陷入慌乱、恐惧。
警长做出了违背警察职责,但大快人心的决定——把刀递给了受害者父亲。
他为此放弃对方的贿赂,只是出于一种共情——没有一个父亲愿意自己的女儿受到暴力和性侵的伤害。
连他这种贪财渎职的人都还有嫉恶如仇的时候,观众的情绪不免跟着被推上一层。
故事还没有结束,更讽刺的情节出现在前文说到的受害者与施暴者面对面的时刻。
她想看一看残忍虐待她的人究竟长什么样。
她看见了他,但其实什么也没看到。
那张普普通通的面孔背后的兽性,她永远无法看清。
这是现实最大的恐怖和悲哀。
多走一步
中国观众看完[因果报应]后,不由得想起导演陈思诚。
他的电影正是以悬疑和反转著称,但很多人对他是否能改编(假如他决定翻拍)这部电影毫无信心,很可能是得其形而遗其气。
[因果报应]里最大的反转,或许会让一些观众联想起[消失的她]的结尾。
后者虽然陈思诚的署名不是导演,而是编剧和制片,但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是他参与创作的电影。
在[消失的她]里,男主杀死妻子,直到被抓进监狱,也丝毫没有悔意,仍觉得世界对他不公平,却因得知妻子死前已怀孕而潸然泪下。
这段情节令很多人反感的原因在于,似乎暗示了杀死妻子(女人)可以不后悔,但杀死自己的孩子呢?
它或许合乎现实,但非常拙劣,尤其是在一部标榜尊重女性的电影里。
对比之下,[因果报应]稍微多走了一步,才让它避免陷入同样的拙劣。
用父亲对女儿的爱唤起男人对女性的尊重,实际上可能更多是强化了父亲对女儿的占有意识和保护欲。
父亲很难仅仅因为宠爱女儿就共情其他女性(片中的施暴者即是如此,溺爱女儿却残害女性),最多只是唤起他们一时的同情心。
除了女儿,妻子、姐妹、母亲等,这些女人,如果只是因为她们在男性身边的身份而获得尊重,免造暴力伤害,那么,这就不是真正的尊重女性。
“如果你也有个女儿,你可以问问她每天遇到几条像你一样肮脏的狗”。
听到受害者的责问,施暴者的内心不仅毫无波澜,还挑衅地说当初就应该杀了她,尽管他是个非常爱女儿的父亲。
他对女儿的爱一点没有让他更能同情女性的处境。
[因果报应]多走的一步便在于此,它没有把女儿当作让男人醒悟的工具。
尽管真相让穷凶极恶的男人痛哭流涕,后悔莫及,但另一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面,是受害者对施暴者的蔑视和活下去的信念。
电影在最后,展现的其实是她直面残酷现实的勇气,同时也强调了她是受害者,没有犯错,不必为此遭遇感到羞耻。
回到现实,人们不会因为对报应的恐惧而停止暴力,女性也不会因为男人担心自己女儿的处境,而得到更多尊重。
[因果报应]只是一部精心编排的揭露暴力恶果的电影,但并未深入探讨如何制止暴力。
这当然不是电影(尤其是本片)所要解答的问题,看电影的观众若能由此多走一步,思考现实,已是电影最大的贡献。
电影传递的是一种情绪、一种视角,现实远比“一种”复杂。
[因果报应]以女儿为切入点,批判男人对女性施暴。
电影之外,人们的反思需要跳出简单的因果报应的逻辑。
毕竟,笃信报应的人并不多,但他们需要真正知道人都应该被尊重,无关性别、种族、身份。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